Java

1.java基础

1.1.Java概念

语言:人与人交流沟通的表达方式

计算机语言: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一种特殊语言

Java是一门非常火的计算机语言。(也叫做编程语言)

我们想要让计算机做一些事情,那么就可以通过Java语言告诉计算机就可以了

1.2.Java下载和安装

1.2.1.下载

通过官方网站获取jdk

http://www.oracle.com

1.2.2.安装

傻瓜式安装

建议

  • 安装路径不要有中文,安装目录中不能有空格等和特殊符号

1.2.3.Jdk安装目录介绍

目录名称 说明
bin 该路径下存放了JDK的各种工具命令。javac和java就放在这个目录。
conf 该路径下存放了JDK的相关配置文件。
include 该路径下存放了一些平台特定的头文件。
jmods 该路径下存放了JDK的各种模块。
legal 该路径下存放了JDK各模块的授权文档。
lib 该路径下存放了JDK工具的一些补充JAR包。

1.3.编写HelloWorld

新建文本文档,用记事本打开,键入以下内容

注意:后缀名为java的才是java文件

1
2
3
4
5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
}

注意:编写后需要保存

运行代码

​ javac + 文件名 + 后缀名 (就是编译java文件)

​ java + 文件名(运行编译之后的class文件)

1.4.Java的三大平台

​ JavaSE、JavaME、JavaEE

1.4.1 JavaSE

​ 是其他两个版本的基础。

1.4.2 JavaME

​ Java语言的小型版,用于嵌入式消费类电子设备或者小型移动设备的开发。

​ 其中最为主要的还是小型移动设备的开发(手机)。渐渐的没落了,已经被安卓和IOS给替代了。

​ 但是,安卓也是可以用Java来开发的。

1.4.3 JavaEE

​ 用于Web方向的网站开发。(主要从事后台服务器的开发)

​ 在服务器领域,Java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1.5. Java的主要特性

  • 面向对象
  • 安全性
  • 多线程
  • 简单易用
  • 开源
  • 跨平台

1.5.1 Java语言跨平台的原理

  • 操作系统本身其实是不认识Java语言的。
  • 但是针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Java提供了不同的虚拟机。

虚拟机会把Java语言翻译成操作系统能看得懂的语言。

1.6. JRE和JDK

image-20210923091544110

JVM(Java Virtual Machine),Java虚拟机

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Java运行环境,包含了JVM和Java的核心类库(Java API)

JDK(Java Development Kit)称为Java开发工具,包含了JRE和开发工具

总结:我们只需安装JDK即可,它包含了java的运行环境和虚拟机。

2.java基础语法

2.1. 注释

注释是对代码的解释和说明文字

Java中的注释分为三种:

  • 单行注释:
1
// 这是单行注释文字
  • 多行注释:
1
2
3
4
5
6
/*
这是多行注释文字
这是多行注释文字
这是多行注释文字
*/
注意:多行注释不能嵌套使用。
  • 文档注释(暂时用不到):
1
2
3
4
5
/**
这是多行注释文字
这是多行注释文字
这是多行注释文字
*/

使用的技巧

​ 如果我们要对代码进行解释,那么就可以使用注释。

​ 当注释的内容比较少,一行就写完了,可以用单行注释。

​ 如果注释的内容比较多,需要写在多行,那么可以使用多行注释。

注意点

​ 注释的内容不会参与编译和运行的,仅仅是对代码的解释说明而已。

​ 所以,不管在注释当中写什么内容,都不会影响代码运行的结果。

2.2. 关键字

2.1 概念

​ 被Java赋予了特定含义的英文单词。

​ 当我们在代码中写了关键字之后,程序在运行的时候,就知道要做什么事情了。

注意:关键字很多,不用刻意去记。

abstract assert boolean break byte
case catch char class const
continue default do double else
enum extends final finally float
for goto if implements import
instanceof int interface long native
new package private protected public
return strictfp short static super
switch synchronized this throw throws
transient try void volatile while

2.3. 字面量

作用:告诉程序员,数据在程序中的书写格式。

字面量类型 说明 程序中的写法
整数 不带小数的数字 666,-88
小数 带小数的数字 13.14,-5.21
字符 必须使用单引号,有且仅能一个字符 ‘A’,‘0’, ‘我’
字符串 必须使用双引号,内容可有可无 “HelloWorld”,“黑马程序员”
布尔值 布尔值,表示真假,只有两个值:true,false true 、false
空值 一个特殊的值,空值 值是:null
1
2
3
4
5
6
7
8
9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10); // 输出一个整数
System.out.println(5.5); // 输出一个小数
System.out.println('a'); // 输出一个字符
System.out.println(true); // 输出boolean值true
System.out.println("欢迎来到黑马程序员"); // 输出字符串
}
}

2.4. 变量

变量就在程序中临时存储数据的容器。但是这个容器中只能存一个值。

2.4.1 变量的定义格式

1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数据值;

格式详解

​ 数据类型:限定了变量当中能存储什么类型的数据。

​ 如果要存10,那么数据类型就需要写整数类型。

​ 如果要存10.0,那么数据类型就需要写小数类型。

​ 变量名:其实就是这个容器的名字。

​ 当以后想要使用变量里面的数据时,直接使用变量名就可以了。

​ 数据值:真正存储在容器中的数据。

​ 分号:表示语句的结束,就跟以前写作文时候的句号是一样的。

2.4.1.1. 常用的数据类型

​ 整数:int

​ 小数:(浮点数)double

​ 其他数据类型稍后讲解

举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public class Variable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定义一个整数类型的变量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数据值;
int a = 16;
System.out.println(a);//16

//定义一个小数类型的变量
double b = 10.1;
System.out.println(b);//10.1
}
}

2.4.1.2. 变量的注意事项

  • 变量名不能重复
  • 在一条语句中,可以定义多个变量。但是这种方式影响代码的阅读,所以了解一下即可。
  • 变量在使用之前必须要赋值。

2.5. 数据类型

2.5.1 Java语言数据类型的分类

  • 基本数据类型
  • 引用数据类型(面向对象的时候再深入学习)

2.5.2 基本数据类型的四类八种

数据类型 关键字 内存占用 取值范围
整数 byte 1 负的2的7次方 ~ 2的7次方-1(-128~127)
short 2 负的2的15次方 ~ 2的15次方-1(-32768~32767)
int 4 负的2的31次方 ~ 2的31次方-1
long 8 负的2的63次方 ~ 2的63次方-1
浮点数 float 4 1.401298e-45 ~ 3.402823e+38
double 8 4.9000000e-324 ~ 1.797693e+308
字符 char 2 0-65535
布尔 boolean 1 true,false

说明

​ e+38表示是乘以10的38次方,同样,e-45表示乘以10的负45次方。

​ 在java中整数默认是int类型,浮点数默认是double类型。

需要记忆以下几点

byte类型的取值范围:

​ -128 ~ 127

int类型的大概取值范围:

​ -21亿多 ~ 21亿多

整数类型和小数类型的取值范围大小关系:

​ double > float > long > int > short > byte

2.5.3 定义8种基本数据类型变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public class VariableDemo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1.定义byte类型的变量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数据值;
byte a = 10;
System.out.println(a);

//2.定义short类型的变量
short b = 20;
System.out.println(b);

//3.定义int类型的变量
int c = 30;
System.out.println(c);

//4.定义long类型的变量
long d = 123456789123456789L;
System.out.println(d);

//5.定义float类型的变量
float e = 10.1F;
System.out.println(e);

//6.定义double类型的变量
double f = 20.3;
System.out.println(f);

//7.定义char类型的变量
char g = 'a';
System.out.println(g);

//8.定义boolean类型的变量
boolean h = true;
System.out.println(h);

}
}

2.6. 标识符

业内大多数程序员都在遵守阿里巴巴的命名规则。

2.6.1 要求:

​ 必须要这么做,否则代码会报错。

  • 必须由数字、字母、下划线_、美元符号$组成。
  • 数字不能开头
  • 不能是关键字
  • 区分大小写的。

2.6.2 小驼峰命名法

适用于变量名和方法名

  • 如果是一个单词,那么全部小写,比如:name

  • 如果是多个单词,那么从第二个单词开始,首字母大写,比如:firstName、maxAge

6.2.3 大驼峰命名法

适用于类名

  • 如果是一个单词,那么首字母大写。比如:Demo、Test。

  • 如果是多个单词,那么每一个单词首字母都需要大写。比如:HelloWorld

不管起什么名字,都要做到见名知意。

阿里巴巴命名规范细节:

  1. 尽量不要用拼音。但是一些国际通用的拼音可视为英文单词。

    正确:alibaba、hangzhou、nanjing

    错误:jiage、dazhe

  2. 平时在给变量名、方法名、类名起名字的时候,不要使用下划线或美元符号。

    错误:_name

    正确:name

2.7. 键盘录入

使用步骤

第一步:

​ 导包:其实就是表示先找到Scanner这个类在哪。

第二步:

​ 创建对象:其实就表示申明一下,我准备开始用Scanner这个类了。

第三步:

​ 接收数据:也是真正干活的代码。

代码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导包,其实就是先找到Scanner这个类在哪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ScannerDemo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2.创建对象,其实就是申明一下,我准备开始用Scanner这个类了。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3.接收数据
//当程序运行之后,我们在键盘输入的数据就会被变量i给接收了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一个数字");
int i = sc.nextInt();
System.out.println(i);
}
}

2.8. IDEA

下载

​ 可以到官方网站自行下载,网址为:https://www.jetbrains.com/idea

3.运算符和表达式

运算符:

​ 就是对常量或者变量进行操作的符号。

​ 比如: + - * /

表达式:

​ 用运算符把常量或者变量连接起来的,符合Java语法的式子就是表达式。

​ 比如:a + b 这个整体就是表达式。

​ 而其中+是算术运算符的一种,所以这个表达式也称之为算术表达式。

3.1.算术运算符

分类:

1
+ - * / %

运算特点:

1
+ - * :跟小学数学中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1
2
3
4
5
6
/:
1.整数相除结果只能得到整除,如果结果想要是小数,必须要有小数参数。
2.小数直接参与运算,得到的结果有可能是不精确的。
案例:
System.out.println( 10 / 3);//3
System.out.println(10.0 / 3);//3.3333333333333335
1
2
3
4
5
6
7
8
%:取模、取余。
他做的也是除法运算,只不过获取的是余数而已。
案例:
System.out.println(10 % 2);//0
System.out.println(10 % 3);//1
应用场景:
//可以利用取模来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System.out.println(15 % 2);//1 奇数

3.2.隐式转换

概念:

也叫自动类型提升。

就是把一个取值范围小的数据或者变量,赋值给另一个取值范围大的变量。此时不需要我们额外写代码单独实现,是程序自动帮我们完成的。

简单记忆:

​ 就是小的给大的,可以直接给。

两种提升规则:
  • 取值范围小的,和取值范围大的进行运算,小的会先提升为大的,再进行运算。
  • byte、short、char三种类型的数据在运算的时候,都会直接先提升为int,然后再进行运算。
取值范围从小到大的关系:

​ byte short int long float double

案例一:

1
2
byte b = 100;
int i = b;//可以成功赋值

解释:

​ 因为byte的取值范围是小的,int的取值范围是大的,在底层进行了隐式转换,不需要我们额外写代码单独实现,是可以直接赋值。

3.3.强制转换

如果要把一个取值范围大的数据或者变量赋值给另一个取值范围小的变量。是不允许直接操作。

如果一定要这么干,就需要加入强制转换。

书写格式

​ 目标数据类型 变量名 = (目标数据类型)被强转的数据;

简单理解:

​ 要转成什么类型的,那么就在小括号中写什么类型就可以了。

案例:

1
2
3
4
5
6
7
public class Operator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uble a = 12.3;
int b = (int) a;
System.out.println(b);//12
}
}

注意点:

​ 强制转换有可能会导致数据发生错误。(数据的精度丢失)

3.4.字符串的+操作

  • 当+操作中出现字符串时,此时就是字符串的连接符,会将前后的数据进行拼接,并产生一个新的字符串。
  • 当连续进行+操作时,从左到右逐个执行的。

3.5.字符串相加的练习:

案例1:

1
1 + "abc" + 1

结果:”1abc1”

解释:

​ 第一步: 1 + “abc”。在这个过程中,有字符串参与的,所以做的是拼接操作,产生一个新的字符串”1abc”

​ 第二步: “1abc” + 1。这个过程中,有字符串参与的,所以做的也是拼接操作,产生一个新的字符串”1abc1”

案例2:

1
1 + 2 + "abc" + 2 + 1

结果:“3abc21”

解释:

​ 第一步:1 + 2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字符串参与的,所以做的是加法运算,结果为3。

​ 第二步:3 + “abc”。在这个过程中,有字符串参与的,所以做的是拼接操作,产生一个新的字符串”3abc”。

​ 第三步:”3abc” + 2。在这个过程中,有字符串参与的,所以做的是拼接操作,产生一个新的字符串”3abc2”。

​ 第四步:”3abc2” + 1。在这个过程中,有字符串参与的,所以做的是拼接操作,产生一个新的字符串“3abc21”

案例3:

1
2
String name = "黑默丁格";
System.out.println("我的名字是" + name);

结果: 我的名字是黑默丁格

解释:当字符串跟变量相加的时候,实际上是跟变量里面的值进行拼接。

3.6.字符的+操作

规则:

​ 当+操作中出现了字符,会拿着字符到计算机内置的ASCII码表中去查对应的数字,然后再进行计算。

案例:

1
2
3
char c = 'a';
int result = c + 0;
System.out.println(result);//97

ASCII码表中:

​ ‘a’ —– 97

​ ‘A’ —– 65

特例:字符串只有+操作,没有其他操作。

3.7.自增自减运算符

1
2
++  自增运算符
-- 自减运算符

++:就是把变量里面的值+1

–:就是把变量里面的值-1

  • 放在变量的前面,我们叫做先++。 比如:++a
  • 放在变量的后面,我们叫做后++。 比如:a++

注意点:

​ 不管是先++,还是后++。单独写在一行的时候,运算结果是一模一样的。

案例:

1
2
3
4
5
6
//++
int a = 10;
a++;//就是让变量a里面的值 + 1
System.out.println(a);//11
++a;//就是让变量a里面的值 + 1
System.out.println(a);//12

自增自减运算符的应用场景:

某些情况下,变量需要进行加1或者减1的时候使用。

3.8.赋值运算符

最为常用的:=

运算过程:就是把等号右边的结果赋值给左边的变量

案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public class OperatorDemo6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最为简单的赋值运算符用法
int a = 10;//就是把10赋值给变量a
System.out.println(a);

//2.如果等号右边需要进行计算。
int b = 20;
int c = a + b;//先计算等号右边的,把计算的结果赋值给左边的变量
System.out.println(c);

//3.特殊的用法
a = a + 10;//先计算等号右边的,把计算的结果赋值给左边的变量
System.out.println(a);//20
}
}

3.9.扩展赋值运算符

种类:

+=、-=、*=、/=、%=

运算规则

​ 就是把左边跟右边进行运算,把最终的结果赋值给左边,对右边没有任何影响。

案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ublic class OperatorDemo7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扩展赋值运算符
int a = 10;
int b = 20;
a += b;//把左边和右边相加,再把最终的结果赋值给左边,对右边没有任何影响
// 相当于 a = a + b;
System.out.println(a);//30
System.out.println(b);//20
}
}

注意点:

​ 扩展的赋值运算符中隐层还包含了一个强制转换。

以+=为例。

a += b ;实际上相当于 a = (byte)(a + b);

1
2
3
4
5
6
7
8
9
public class OperatorDemo8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yte a = 10;
byte b = 20;
//a += b;
a = (byte)(a + b);
System.out.println(a);//30
}
}

3.10.关系运算符

又叫比较运算符,其实就是拿着左边跟右边进行了判断而已。

分类:

符号 解释
== 就是判断左边跟右边是否相等,如果成立就是true,如果不成立就是false
!= 就是判断左边跟右边是否不相等,如果成立就是true,如果不成立就是false
> 就是判断左边是否大于右边,如果成立就是true,如果不成立就是false
>= 就是判断左边是否大于等于右边,如果成立就是true,如果不成立就是false
< 就是判断左边是否小于右边,如果成立就是true,如果不成立就是false
<= 就是判断左边是否小于等于右边,如果成立就是true,如果不成立就是false

注意点:

  • 关系运算符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布尔类型的。要么是true,要么是false
  • 在写==的时候,千万不要写成=

3.11.逻辑运算符

& 和 | 的使用:

&:逻辑与(而且)

两边都为真,结果才是真,只要有一个为假,那么结果就是假。

|:逻辑或(或者)

两边都为假,结果才是假,只要有一个为真,那么结果就是真。

代码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  //两边都是真,结果才是真。
System.out.println(true & true);//true
System.out.println(false & false);//false
System.out.println(true & false);//false
System.out.println(false & true);//false

System.out.println("===================================");

// | 或 //两边都是假,结果才是假,如果有一个为真,那么结果就是真。
System.out.println(true | true);//true
System.out.println(false | false);//false
System.out.println(true | false);//true
System.out.println(false | true);//true

^(异或)的使用:

在以后用的不多,了解一下即可。

计算规则:如果两边相同,结果为false,如果两边不同,结果为true

代码示例:

1
2
3
4
5
//^   //左右不相同,结果才是true,左右相同结果就是false
System.out.println(true ^ true);//false
System.out.println(false ^ false);//false
System.out.println(true ^ false);//true
System.out.println(false ^ true);//true

!(取反)的使用:

​ 是取反,也叫做非。

计算规则:false取反就是true,true取反就是false

温馨提示:取反最多只用一个。

代码示例:

1
2
3
4
System.out.println(!false);//true
System.out.println(!true);//false

System.out.println(!!false);//注意点:取反最多只用一个。

3.12.短路逻辑运算符

&&:

​ 运算结果跟&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具有短路效果。

||:

​ 运算结果跟|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具有短路效果。

逻辑核心:

​ 当左边不能确定整个表达式的结果,右边才会执行。

​ 当左边能确定整个表达式的结果,那么右边就不会执行了。从而提高了代码的运行效率。

举例:

判断1 && 判断2

如果判断1正确了,那么才会判断判断2是否正确

如果判断1错误了,那么就不会再去验证判断2是否正确,最终的结果直接为false。从而提高了程序运行的效率。

判断1 || 判断2

首先判断判断1是否正确,若是正确,则不再判断判断2是否正确,运算结果直接为正确

3.13.三元运算符

格式:

​ 关系表达式 ? 表达式1 :表达式2 ;

计算规则:

  • 计算关系表达式的值。
  • 如果关系表达式的值为真,那么执行表达式1。
  • 如果关系表达式的值为假,那么执行表达式2。

注意点:

​ 三元运算符的最终结果一定要被使用,要么赋值给一个变量,要么直接打印出来。

案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public class OperatorDemo1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需求:求两个数的较大值
int a = 10;
int b = 20;

//格式:关系表达式 ? 表达式1 : 表达式2 ;
//注意点:
//三元运算符的最终结果一定要被使用。
//要么赋值给一个变量,要么直接输出。
int max = a > b ? a : b ;
System.out.println(max);


System.out.println(a > b ? a : b);
}
}

4.流程控制语句

4.1 流程控制语句分类

  • 顺序结构

  • 判断和选择结构(if, switch)

  • 循环结构(for, while, do…while)

4.1 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程序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流程控制,没有特定的语法结构,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程序中大多数的代码都是这样执行的。

顺序结构执行流程图:

1545615769372

4.2.判断语句:if语句

4.2.1 if语句格式1

1
2
3
4
格式:
if (关系表达式) {
语句体;
}

执行流程:

①首先计算关系表达式的值

②如果关系表达式的值为true就执行语句体

③如果关系表达式的值为false就不执行语句体

④继续执行后面的语句内容

1545616039363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public class If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开始");
//定义两个变量
int a = 10;
int b = 20;
//需求:判断a和b的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就在控制台输出:a等于b
if(a == b) {
System.out.println("a等于b");
}
//需求:判断a和c的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就在控制台输出:a等于c
int c = 10;
if(a == c) {
System.out.println("a等于c");
}
System.out.println("结束");
}
}

4.2.2 if语句格式2

1
2
3
4
5
6
格式:
if (关系表达式) {
语句体1;
} else {
语句体2;
}

执行流程:

①首先计算关系表达式的值

②如果关系表达式的值为true就执行语句体1

③如果关系表达式的值为false就执行语句体2

④继续执行后面的语句内容

1545616221283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public class IfDemo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开始");
//定义两个变量
int a = 10;
int b = 20;
//需求:判断a是否大于b,如果是,在控制台输出:a的值大于b,否则,在控制台输出:a的值不大于b
if(a > b) {
System.out.println("a的值大于b");
} else {
System.out.println("a的值不大于b");
}
System.out.println("结束");
}
}

4.2.3 if语句格式3

1
2
3
4
5
6
7
8
9
10
格式:
if (关系表达式1) {
语句体1;
} else if (关系表达式2) {
语句体2;
}

else {
语句体n+1;
}

执行流程:

①首先计算关系表达式1的值

②如果值为true就执行语句体1;如果值为false就计算关系表达式2的值

③如果值为true就执行语句体2;如果值为false就计算关系表达式3的值

④…

⑤如果没有任何关系表达式为true,就执行语句体n+1。

1545616667104

4.3 switch语句

4.3.1 格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witch (表达式) {
case 1:
语句体1;
break;
case 2:
语句体2;
break;
...
default:
语句体n+1;
break;
}

4.3.2 执行流程:

  • 首先计算出表达式的值
  • 其次,和case依次比较,一旦有对应的值,就会执行相应的语句,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break就会结 束。
  • 最后,如果所有的case都和表达式的值不匹配,就会执行default语句体部分,然后程序结束掉。

练习:运动计划

  • 需求:键盘录入星期数,显示今天的减肥活动。

    周一:跑步

    周二:游泳

    周三:慢走

    周四:动感单车

    周五:拳击

    周六:爬山

    周日:好好吃一顿

  • 代码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package a01switch选择语句;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Switch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键盘录入一个整数表示星期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一个整数表示星期");
int week = sc.nextInt();

//2.书写一个switch语句去跟week进行匹配
switch (week){
case 1:
System.out.println("跑步");
break;
case 2:
System.out.println("游泳");
break;
case 3:
System.out.println("慢走");
break;
case 4:
System.out.println("动感单车");
break;
case 5:
System.out.println("拳击");
break;
case 6:
System.out.println("爬山");
break;
case 7:
System.out.println("好好吃一顿");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输入错误,没有这个星期");
break;
}
}
}

3.3 switch的扩展知识:

  • default的位置和省略情况

    default可以放在任意位置,也可以省略

  • case穿透

    不写break会引发case穿透现象

  • switch在JDK12的新特性

1
2
3
4
5
6
7
int number = 10;
switch (number) {
case 1 -> System.out.println("一");
case 2 -> System.out.println("二");
case 3 -> System.out.println("三");
default -> System.out.println("其他");
}
  • switch和if第三种格式各自的使用场景

当我们需要对一个范围进行判断的时候,用if的第三种格式

当我们把有限个数据列举出来,选择其中一个执行的时候,用switch语句

比如:

​ 小明的考试成绩,如果用switch,那么需要写100个case,太麻烦了,所以用if简单。

​ 如果是星期,月份,客服电话中0~9的功能选择就可以用switch

4.4 循环结构

4.4.1 for循环结构(掌握)

​ 循环语句可以在满足循环条件的情况下,反复执行某一段代码,这段被重复执行的代码被称为循环体语句,当反复 执行这个循环体时,需要在合适的时候把循环判断条件修改为false,从而结束循环,否则循环将一直执行下去,形 成死循环。

4.4.1.1 for循环格式:

1
2
3
for (初始化语句;条件判断语句;条件控制语句) {
循环体语句;
}

格式解释:

  • 初始化语句: 用于表示循环开启时的起始状态,简单说就是循环开始的时候什么样
  • 条件判断语句:用于表示循环反复执行的条件,简单说就是判断循环是否能一直执行下去
  • 循环体语句: 用于表示循环反复执行的内容,简单说就是循环反复执行的事情
  • 条件控制语句:用于表示循环执行中每次变化的内容,简单说就是控制循环是否能执行下去

执行流程:

①执行初始化语句

②执行条件判断语句,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

​ 如果是false,循环结束

​ 如果是true,继续执行

③执行循环体语句

④执行条件控制语句

⑤回到②继续

for循环书写技巧:

  • 确定循环的开始条件
  • 确定循环的结束条件
  • 确定循环要重复执行的代码

代码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确定循环的开始条件
//2.确定循环的结束条件
//3.确定要重复执行的代码

//需求:打印5次HelloWorld
//开始条件:1
//结束条件:5
//重复代码:打印语句

for (int i = 1;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
for循环练习-输出数据
  • 需求:在控制台输出1-5和5-1的数据
  • 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public class For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需求:输出数据1-5
for(int i=1; i<=5; i++) {
System.out.println(i);
}
System.out.println("--------");
//需求:输出数据5-1
for(int i=5; i>=1; i--) {
System.out.println(i);
}
}
}
for循环练习-求和
  • 需求:求1-5之间的数据和,并把求和结果在控制台输出
  • 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public class ForTest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求和的最终结果必须保存起来,需要定义一个变量,用于保存求和的结果,初始值为0
int sum = 0;
//从1开始到5结束的数据,使用循环结构完成
for(int i=1; i<=5; i++) {
//将反复进行的事情写入循环结构内部
// 此处反复进行的事情是将数据 i 加到用于保存最终求和的变量 sum 中
sum = sum + i;
/*
sum += i; sum = sum + i;
第一次:sum = sum + i = 0 + 1 = 1;
第二次:sum = sum + i = 1 + 2 = 3;
第三次:sum = sum + i = 3 + 3 = 6;
第四次:sum = sum + i = 6 + 4 = 10;
第五次:sum = sum + i = 10 + 5 = 15;
*/
}
//当循环执行完毕时,将最终数据打印出来
System.out.println("1-5之间的数据和是:" + sum);
}
}
  • 本题要点:
    • 今后遇到的需求中,如果带有求和二字,请立即联想到求和变量
    • 求和变量的定义位置,必须在循环外部,如果在循环内部则计算出的数据将是错误的
for循环练习-求偶数和
  • 需求:求1-100之间的偶数和,并把求和结果在控制台输出 }
  • 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public class ForTest0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求和的最终结果必须保存起来,需要定义一个变量,用于保存求和的结果,初始值为0
int sum = 0;
//对1-100的数据求和与1-5的数据求和几乎完全一样,仅仅是结束条件不同
for(int i=1; i<=100; i++) {
//对1-100的偶数求和,需要对求和操作添加限制条件,判断是否是偶数
if(i%2 == 0) {
//sum += i;
sum = sum + i;
}
}
//当循环执行完毕时,将最终数据打印出来
System.out.println("1-100之间的偶数和是:" + sum);
}
}
for循环练习-统计次数

需求:

​ 键盘录入两个数字,表示一个范围。

​ 统计这个范围中。

​ 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5整除数字有多少个?

代码示例:

1

4.4.2 while循环

4.4.2.1 格式:

1
2
3
4
5
初始化语句;
while(条件判断语句){
循环体;
条件控制语句;
}
练习1:打印5次HelloWorld
1
2
3
4
5
6
int i = 1;
while(i <= 5){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i++;
}
System.out.println(i);
练习2:珠穆朗玛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定义一个变量表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int height = 8844430;
//2.定义一个变量表示纸张的厚度
double paper = 0.1;

//定义一个计数器(变量),用来统计折叠的次数
int count = 0;

//3.循环折叠纸张
//只有纸张的厚度 < 穆朗玛峰的高度 循环才继续,否则循环就停止
//坑:只有判断为真,循环才会继续
while(paper < height){
//折叠纸张
paper = paper * 2;
count++;
}

//4.打印一下纸张的厚度
System.out.println(count);//27

4.4.3 do…while循环

本知识点了解即可

格式:

1
2
3
4
5
初始化语句;
do{
循环体;
条件控制语句;
}while(条件判断语句);

特点:

​ 先执行,再判断。

4.4.4 三种格式的区别:

​ for和while循环,是先判断,再执行。

​ do…while是先执行,再判断。

​ 当知道循环次数或者循环范围的时候,用for循环。

​ 当不知道循环次数,也不知道循环范围,但是知道循环的结束条件时,用while循环。

5.数组

1.概念:

​ 指的是一种容器,可以同来存储同种数据类型的多个值。

​ 但是数组容器在存储数据的时候,需要结合隐式转换考虑。

比如:

​ 定义了一个int类型的数组。那么boolean。double类型的数据是不能存到这个数组中的,

​ 但是byte类型,short类型,int类型的数据是可以存到这个数组里面的。

建议:

​ 容器的类,和存储的数据类型保持一致。

举例:

​ 整数1 2 3 4 56 就可以使用int类型的数组来存储。

​ 小数1.1 1.2 1.3 1.4 就可以使用double类型的数组来存储。

​ 字符串”aaa” “bbb” “ccc” 就可以使用String类型的数组来存储。

2.数组的定义

格式一:

​ 数据类型 [] 数组名

比如:int [] array

格式二:

​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比如: int array []

详解:

数据类型:限定了数组以后能存什么类型的数据。

方括号:表示现在定义的是一个数组。

数组名:就是一个名字而已,方便以后使用。

注意点:

​ 方法括号跟数组名,谁写在前面,谁写在后面都是一样的。

​ 平时习惯性使用第一种方式。

3.数组的静态初始化

完整格式:

​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元素1,元素2,元素3,元素4…};

比如:

1
2
3
int[] arr = new int[]{11,22,33};

double[] arr = new double[]{1.1,1.2,1.3};

格式详解:

​ 数据类型:限定了数组以后能存什么类型的数据。

​ 方括号:表示现在定义的是一个数组。

​ 数组名:其实就是名字而已,方便以后使用,在起名字的时候遵循小驼峰命名法。

​ arr namesArr

​ new:就是给数组在内存中开辟了一个空间。

​ 数据类型:限定了数组以后能存什么类型的数据。

​ 前面和后面的数据类型一定要保持一致。

1
int[] arr = new double[]{11,22,33};//错误写法

​ 方括号:表示现在定义的是一个数组。

​ 大括号:表示数组里面的元素。元素也就是存入到数组中的数据。

​ 多个元素之间,一定要用逗号隔开。

注意点:

  • 等号前后的数据类型必须保持一致。
  • 数组一旦创建之后,长度不能发生变化。

简化格式:

​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元素1,元素2,元素3,元素4…};

比如:

​ int[] array = {1,2,3,4,5};

​ double[] array = {1.1,1.2,1.3};

练习1:

定义数组存储5个学生的年龄。

1
2
3
4
1.给数组限定什么类型? int
2.利用静态初始化完成创建并添加元素
int[] agesArr = new int[]{18,19,20,21,22};
int[] agesArr = {18,19,20,21,22};

练习2:

定义数组存储3个学生的姓名。

1
2
3
4
1.给数组限定什么类型? String
2.利用静态初始化完成创建并添加元素
String[] namesArr = new String[]{"zhangsan","lisi","wangwu"};
String[] namesArr = {"zhangsan","lisi","wangwu"};

练习3:

定义数组存储4个学生的身高。

1
2
3
4
1.给数组限定什么类型? double
2.利用静态初始化完成创建并添加元素
double[] heightsArr = new double[]{1.85,1.82,1.78,1.65};
double[] heightsArr = {1.85,1.82,1.78,1.65};

4.地址值

1
2
3
4
5
int[] arr = {1,2,3,4,5};
System.out.println(arr);//[I@6d03e736

double[] arr2 = {1.1,2.2,3.3};
System.out.println(arr2);//[D@568db2f2

打印数组的时候,实际出现的是数组的地址值。

数组的地址值:就表示数组在内存中的位置。

以[I@6d03e736为例:

[ :表示现在打印的是一个数组。

I:表示现在打印的数组是int类型的。

@:仅仅是一个间隔符号而已。

6d03e736:就是数组在内存中真正的地址值。(十六进制的)

但是,我们习惯性会把[I@6d03e736这个整体称之为数组的地址值。

地址值对于我们来京,作用不大,简单了解。

5.数组元素访问

格式:

​ 数组名[索引];

作用:

  • 获取数组中对应索引上的值

  • 修改数组中对应索引上的值

    一旦修改之后,原来的值就会被覆盖了。

代码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public class ArrDemo2 {
/*

数组中元素访问的格式:
数组名[索引];

作用:
1.获取指定索引上对应的元素
2.修改指定索引上对应的元素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1,2,3,4,5};
//需求1:获取arr数组中,3索引上的值
int number = arr[3];
System.out.println(number);
System.out.println(arr[3]);

//需求2:将arr数组中,3索引上的值修改为10
arr[3] = 10;
System.out.println("修改之后为:" + arr[3]);

}
}

6.索引

​ 也叫角标、下标

​ 就是数组容器中每一个小格子对应的编号。

索引的特点:

  • 索引一定是从0开始的。
  • 连续不间断。
  • 逐个+1增长。

7.数组的遍历

遍历:就是把数组里面所有的内容一个一个全部取出来。

数组的长度:数组名.length;

通用代码:

1
2
3
4
for(int i = 0; i < arr.length; i++){
//在循环的过程中,i依次表示数组中的每一个索引
sout(arr[i]);//就可以把数组里面的每一个元素都获取出来,并打印在控制台上了。
}

8.数组的动态初始化

格式:

​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数组的长度];

举例:

1
2
3
4
5
6
//1.定义一个数组,存3个人的年龄,年龄未知
int[] agesArr = new int[3];


//2.定义一个数组,存班级10名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暂时未知,考完才知道。
int[] scoresArr = new int[10];

数组的默认初始化值:

整数类型:0

小数类型:0.0

布尔类型:false

字符类型:’\u0000’

引用类型:null

9.数组两种初始化方式的区别

静态初始化:int[] arr = {1,2,3,4,5};

动态初始化:int[] arr = new int[3];

静态初始化:手动指定数组的元素,系统会根据元素的个数,计算出数组的长度。

动态初始化:手动指定数组长度,由系统给出默认初始化值。

使用场景:

只明确元素个数,但是不明确具体的数据,推荐使用动态初始化。

已经明确了要操作的所有数据,推荐使用静态初始化。

举例:

  • 使用数组来存储键盘录入的5个整数。

    int[] arr = new int[5];

  • 将全班的学生成绩存入数组中,已知学生成绩为:66,77,88,99,100

    int[] arr = new int[5];

    arr[0] = 66;

    arr[1] = 77;

    … 虽然可以实现,但是太麻烦了。

    建议使用静态初始化:int[] arr = {66,77,88,99,100};

10.数组常见问题

当访问了数组中不存在的索引,就会引发索引越界异常。

避免:

​ 针对于任意一个数组,索引的范围:
最小索引:0
最大索引:数组的长度 - 1
​ 数组名.length - 1

1
2
3
4
5
6
7
8
9
public class ArrDemo6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1,2,3,4,5,5,5,5,5};
//用索引来访问数组中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arr[1]);
System.out.println(arr[10]);//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
}

6.无限循环

概念:

​ 又叫死循环。循环一直停不下来。

for格式:

1
2
3
for(;;){
System.out.println("循环执行一直在打印内容");
}

解释:

初始化语句可以空着不写,表示循环之前不定义任何的控制变量。

条件判断语句可以空着不写,如果不写,默认表示true,循环一直进行。

条件控制语句可以空着不写,表示每次循环体执行完毕后,控制变量不做任何变化。

while格式:

1
2
3
while(true){
System.out.println("循环执行一直在打印内容");
}

解释:

​ 小括号里面就不能省略了,true一定要写出来,否则代码会报错。

do…while格式:

1
2
3
do{
System.out.println("循环执行一直在打印内容");
}while(true);

解释:

​ 小括号里面就不能省略了,true一定要写出来,否则代码会报错。

无限循环的注意事项:

  • 最为常用的格式:while
  • 无限循环下面不能再写其他代码了,因为永远执行不到。

2.条件控制语句

  • break
  • continue

break:

​ 不能单独存在的。可以用在switch和循环中,表示结束,跳出的意思。

代码示例:

1
2
3
4
5
6
7
8
//1.吃1~5号包子
for (int i = 1;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在吃第" + i + "个包子");
//2.吃完第三个的时候就不吃了
if(i == 3){
break;//结束整个循环。
}
}

continue:

​ 不能单独存在的。只能存在于循环当中。

​ 表示:跳过本次循环,继续执行下次循环。

代码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吃1~5号包子
for (int i = 1; i <= 5; i++) {
//2.第3个包子有虫子就跳过,继续吃下面的包子
if(i == 3){
//跳过本次循环(本次循环中,下面的代码就不执行了),继续执行下次循环。
continue;
}
System.out.println("在吃第" + i + "个包子");
}

3. Random

Random跟Scanner一样,也是Java提前写好的类,我们不需要关心是如何实现的,只要直接使用就可以了。

使用步骤:

  1. 导包
1
2
import java.util.Random;
导包的动作必须出现在类定义的上边。
  1. 创建对象
1
2
Random r = new Random ();
上面这个格式里面,只有r是变量名,可以变,其他的都不允许变。
  1. 生成随机数
1
2
3
int number = r.nextInt(随机数的范围);
上面这个格式里面,只有number是变量名,可以变,其他的都不允许变。
随机数范围的特点:从0开始,不包含指定值。比如:参数为10,生成的范围[0,10)

代码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导包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class Random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创建对象
Random r = new Random();
//3.生成随机数
int number = r.nextInt(100);//包左不包右,包头不包尾
//0 ~ 99
System.out.println(number);

}
}

7. 方法概述

1 方法的概念

​ 方法(method)是程序中最小的执行单元

  • 注意:
    • 方法必须先创建才可以使用,该过程成为方法定义
    • 方法创建后并不是直接可以运行的,需要手动使用后,才执行,该过程成为方法调用

2. 方法的定义和调用

2.1 无参数方法定义和调用

  • 定义格式:

    1
    2
    3
    public static void 方法名 (   ) {
    // 方法体;
    }
  • 范例:

    1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 (    ) {
    // 方法体;
    }
  • 调用格式:

    1
    方法名();
  • 范例:

    1
    method();
  • 注意:

    ​ 方法必须先定义,后调用,否则程序将报错

2.3 无参数方法的练习

  • 需求:设计一个方法用于打印两个数中的较大数
  • 思路:
    • ①定义一个方法,用于打印两个数字中的较大数,例如getMax()
    • ②方法中定义两个变量,用于保存两个数字
    • ③使用分支语句分两种情况对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处理
    • ④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
  • 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ublic class Metho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
getMax();
}

//定义一个方法,用于打印两个数字中的较大数,例如getMax()
public static void getMax() {
//方法中定义两个变量,用于保存两个数字
int a = 10;
int b = 20;

//使用分支语句分两种情况对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处理
if(a > b) {
System.out.println(a);
} else {
System.out.println(b);
}
}
}

3. 带参数方法定义和调用

3.1 带参数方法定义和调用

  • 定义格式:

    参数:由数据类型和变量名组成 - 数据类型 变量名

    参数范例:int a

    1
    2
    3
    4
    5
    6
    7
    public static void 方法名 (参数1) {
    方法体;
    }

    public static void 方法名 (参数1, 参数2, 参数3...) {
    方法体;
    }
  • 范例:

    1
    2
    3
    4
    5
    6
    public static void isEvenNumber(int number){
    ...
    }
    public static void getMax(int num1, int num2){
    ...
    }
    • 注意:

      方法定义时,参数中的数据类型与变量名都不能缺少,缺少任意一个程序将报错
      
      方法定义时,多个参数之间使用逗号( ,)分隔
      
  • 调用格式:

    1
    2
    3
    方法名(参数);

    方法名(参数1,参数2);
  • 范例:

    1
    2
    3
    isEvenNumber(10);

    getMax(10,20);
    • 方法调用时,参数的数量与类型必须与方法定义中的设置相匹配,否则程序将报错

3.2 形参和实参

  1. 形参:方法定义中的参数

​ 等同于变量定义格式,例如:int number

  1. 实参:方法调用中的参数

​ 等同于使用变量或常量,例如: 10 number

3.3 带参数方法练习

  • 需求:设计一个方法用于打印两个数中的较大数,数据来自于方法参数 }
  • 思路:
    • ①定义一个方法,用于打印两个数字中的较大数,例如getMax()
    • ②为方法定义两个参数,用于接收两个数字
    • ③使用分支语句分两种情况对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处理
    • ④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使用常量)
    • ⑤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使用变量)
  • 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public class Metho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使用常量)
getMax(10,20);
//调用方法的时候,人家要几个,你就给几个,人家要什么类型的,你就给什么类型的
//getMax(30);
//getMax(10.0,20.0);

//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使用变量)
int a = 10;
int b = 20;
getMax(a, b);
}

//定义一个方法,用于打印两个数字中的较大数,例如getMax()
//为方法定义两个参数,用于接收两个数字
public static void getMax(int a, int b) {
//使用分支语句分两种情况对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处理
if(a > b) {
System.out.println(a);
} else {
System.out.println(b);
}
}
}

4. 带返回值方法的定义和调用

4.1 带返回值方法定义和调用

  • 定义格式

    1
    2
    3
    public static 数据类型 方法名 ( 参数 ) { 
    return 数据 ;
    }
  • 范例

    1
    2
    3
    4
    5
    6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EvenNumber( int number ) {           
    return true ;
    }
    public static int getMax( int a, int b ) {
    return 100 ;
    }
    • 注意:
      • 方法定义时return后面的返回值与方法定义上的数据类型要匹配,否则程序将报错
  • 调用格式

    1
    2
    方法名 ( 参数 ) ;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方法名 ( 参数 ) ;
  • 范例

    1
    2
    isEvenNumber ( 5 ) ;
    boolean flag = isEvenNumber ( 5 );
    • 注意:
      • 方法的返回值通常会使用变量接收,否则该返回值将无意义

4.2 带返回值方法练习1

  • 需求:设计一个方法可以获取两个数的较大值,数据来自于参数

  • 思路:

    • ①定义一个方法,用于获取两个数字中的较大数
    • ②使用分支语句分两种情况对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处理
    • ③根据题设分别设置两种情况下对应的返回结果
    • ④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并使用变量保存
    • ⑤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并直接打印结果
  • 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public class Metho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并使用变量保存
    int result = getMax(10,20);
    System.out.println(result);

    //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并直接打印结果
    System.out.println(getMax(10,20));
    }

    //定义一个方法,用于获取两个数字中的较大数
    public static int getMax(int a, int b) {
    //使用分支语句分两种情况对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处理
    //根据题设分别设置两种情况下对应的返回结果
    if(a > b) {
    return a;
    } else {
    return b;
    }
    }
    }

4.3 带返回值方法练习2

需求:

​ 定义一个方法,求一家商场每个季度的营业额。根据方法结果再计算出全年营业额。

代码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package com.itheima.demo;

public class MethodDemo9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需求:定义一个方法,求一家商场每个季度的营业额。
根据方法结果再计算出全年营业额。*/
int sum1 = getSum(10, 20, 30);
int sum2 = getSum(10, 20, 30);
int sum3 = getSum(10, 20, 30);
int sum4 = getSum(10, 20, 30);

int sum = sum1 + sum2 + sum3 + sum4;
System.out.println(sum);

}

//心得:
//1.我要干嘛? 决定了方法体 每个季度的营业额
//2.我干这件事情,需要什么才能完成? 决定了形参 需要三个月的营业额 a b c
//3.我干完这件事情,看调用处是否需要使用方法的结果。 决定了返回值
//如果需要使用,那么必须返回
//如果不需要使用,可以返回也可以不返回
public static int getSum(int month1,int month2,int month3){
int sum = month1 + month2 + month3;
//因为方法的调用处,需要继续使用这个结果
//所以我们必须要把sum返回
return sum;
}
}

4.4 带返回值方法练习3

需求:

​ 键盘录入两个圆的半径(整数),比较两个圆的面积。

代码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ethodDemo1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需求:键盘录入两个圆的半径(整数),比较两个圆的面积。
//键盘录入圆的半径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圆的半径");
int radii1 = sc.nextInt();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第二个圆的半径");
int radii2 = sc.nextInt();
double area1 = getArea(radii1);
double area2 = getArea(radii2);
if(area1 > area2){
System.out.println("第一个圆更大");
}else{
System.out.println("第二个圆更大");
}
}

//心得:
//1.我要干嘛? 求圆的面积
//2.我干这件事情,需要什么才能完成? 半径
//3.方法的调用处,是否需要继续使用方法的结果 要比较
public static double getArea(int radii) {
double area = 3.14 * radii * radii;
return area;
}
}

5. 方法的注意事项

5.1 方法的注意事项

  • 方法不能嵌套定义

    • 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ublic class Metho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One() {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Two() {
      // 这里会引发编译错误!!!
      }
      }
      }
  • void表示无返回值,可以省略return,也可以单独的书写return,后面不加数据

    • 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public class Metho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Two() {
      //return 100; 编译错误,因为没有具体返回值类型
      return;
      //System.out.println(100); return语句后面不能跟数据或代码
      }
      }

5.2 方法的通用格式

  • 格式:

    1
    2
    3
    4
    public static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 {
    方法体;
    return 数据 ;
    }
  • 解释:

    • public static 修饰符,目前先记住这个格式

      返回值类型 方法操作完毕之后返回的数据的数据类型

      ​ 如果方法操作完毕,没有数据返回,这里写void,而且方法体中一般不写return

      方法名 调用方法时候使用的标识

      参数 由数据类型和变量名组成,多个参数之间用逗号隔开

      方法体 完成功能的代码块

      return 如果方法操作完毕,有数据返回,用于把数据返回给调用者

  • 定义方法时,要做到两个明确

    • 明确返回值类型:主要是明确方法操作完毕之后是否有数据返回,如果没有,写void;如果有,写对应的数据类型
    • 明确参数:主要是明确参数的类型和数量
  • 调用方法时的注意:

    • void类型的方法,直接调用即可
    • 非void类型的方法,推荐用变量接收调用

6. 方法重载

6.1 方法重载

  • 方法重载概念

    方法重载指同一个类中定义的多个方法之间的关系,满足下列条件的多个方法相互构成重载

    • 多个方法在同一个类中
    • 多个方法具有相同的方法名
    • 多个方法的参数不相同,类型不同或者数量不同
  • 注意:

    • 重载仅对应方法的定义,与方法的调用无关,调用方式参照标准格式
    • 重载仅针对同一个类中方法的名称与参数进行识别,与返回值无关,换句话说不能通过返回值来判定两个方法是否相互构成重载
  • 正确范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public class Metho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fn(int a) {
    //方法体
    }
    public static int fn(double a) {
    //方法体
    }
    }

    public class MethodDemo {
    public static float fn(int a) {
    //方法体
    }
    public static int fn(int a , int b) {
    //方法体
    }
    }
  • 错误范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public class Metho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fn(int a) {
    //方法体
    }
    public static int fn(int a) { /*错误原因:重载与返回值无关*/
    //方法体
    }
    }

    public class Method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fn(int a) {
    //方法体
    }
    }
    public class MethodDemo02 {
    public static int fn(double a) { /*错误原因:这是两个类的两个fn方法*/
    //方法体
    }
    }

6.2 方法重载练习

  • 需求:使用方法重载的思想,设计比较两个整数是否相同的方法,兼容全整数类型(byte,short,int,long)

  • 思路:

    • ①定义比较两个数字的是否相同的方法compare()方法,参数选择两个int型参数
    • ②定义对应的重载方法,变更对应的参数类型,参数变更为两个long型参数
    • ③定义所有的重载方法,两个byte类型与两个short类型参数
    • ④完成方法的调用,测试运行结果
  • 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public class Metho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调用方法
    System.out.println(compare(10, 20));
    System.out.println(compare((byte) 10, (byte) 20));
    System.out.println(compare((short) 10, (short) 20));
    System.out.println(compare(10L, 20L));
    }

    //int
    public static boolean compare(int a, int b) {
    System.out.println("int");
    return a == b;
    }

    //byte
    public static boolean compare(byte a, byte b) {
    System.out.println("byte");
    return a == b;
    }

    //short
    public static boolean compare(short a, short b) {
    System.out.println("short");
    return a == b;
    }

    //long
    public static boolean compare(long a, long b) {
    System.out.println("long");
    return a == b;
    }

    }

8. 类和对象

1.1 类和对象的理解

客观存在的事物皆为对象 ,所以我们也常常说万物皆对象。

    • 类的理解
      • 类是对现实生活中一类具有共同属性和行为的事物的抽象
      • 类是对象的数据类型,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一组对象的集合
      • 简单理解:类就是对现实事物的一种描述
    • 类的组成
      • 属性:指事物的特征,例如:手机事物(品牌,价格,尺寸)
      • 行为:指事物能执行的操作,例如:手机事物(打电话,发短信)
  • 类和对象的关系
    • 类:类是对现实生活中一类具有共同属性和行为的事物的抽象
    • 对象:是能够看得到摸的着的真实存在的实体
    • 简单理解:类是对事物的一种描述,对象则为具体存在的事物

1.2 类的定义

类的组成是由属性和行为两部分组成

  • 属性:在类中通过成员变量来体现(类中方法外的变量)
  • 行为:在类中通过成员方法来体现(和前面的方法相比去掉static关键字即可)

类的定义步骤:

①定义类

②编写类的成员变量

③编写类的成员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public class 类名 {
// 成员变量
变量1的数据类型 变量1
变量2的数据类型 变量2;

// 成员方法
方法1;
方法2;
}

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手机类:
类名:
手机(Phone)

成员变量:
品牌(brand)
价格(price)

成员方法:
打电话(call)
发短信(sendMessage)
*/
public class Phone {
//成员变量
String brand;
int price;

//成员方法
public void call() {
System.out.println("打电话");
}

public void send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发短信");
}
}

1.3 对象的使用

  • 创建对象的格式:
    •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 调用成员的格式:
    • 对象名.成员变量
    • 对象名.成员方法();
  • 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
创建对象
格式: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范例:Phone p = new Phone();

使用对象
1:使用成员变量
格式:对象名.变量名
范例:p.brand
2:使用成员方法
格式:对象名.方法名()
范例:p.call()
*/
public class Phon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对象
Phone p = new Phone();

//使用成员变量
System.out.println(p.brand);
System.out.println(p.price);

p.brand = "小米";
p.price = 2999;

System.out.println(p.brand);
System.out.println(p.price);

//使用成员方法
p.call();
p.sendMessage();
}
}

1.4 学生对象-练习

  • 需求:首先定义一个学生类,然后定义一个学生测试类,在学生测试类中通过对象完成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的使用
  • 分析:
    • 成员变量:姓名,年龄…
    • 成员方法:学习,做作业…
  • 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public class Student {
//成员变量
String name;
int age;

//成员方法
public void study() {
System.out.println("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public void doHomework() {
System.out.println("键盘敲烂,月薪过万");
}
}
/*
学生测试类
*/
public class Studen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对象
Student s = new Student();

//使用对象
System.out.println(s.name + "," + s.age);

s.name = "林青霞";
s.age = 30;

System.out.println(s.name + "," + s.age);

s.study();
s.doHomework();
}
}

2. 对象内存图

2.1 单个对象内存图

  • 成员变量使用过程

1

  • 成员方法调用过程

2

2.2 多个对象内存图

  • 成员变量使用过程

3

  • 成员方法调用过程

4

  • 总结:

    多个对象在堆内存中,都有不同的内存划分,成员变量存储在各自的内存区域中,成员方法多个对象共用的一份

3.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3.1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

  • 类中位置不同:成员变量(类中方法外)局部变量(方法内部或方法声明上)
  • 内存中位置不同:成员变量(堆内存)局部变量(栈内存)
  • 生命周期不同:成员变量(随着对象的存在而存在,随着对象的消失而消失)局部变量(随着方法的调用而存在,醉着方法的调用完毕而消失)
  • 初始化值不同:成员变量(有默认初始化值)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初始化值,必须先定义,赋值才能使用)

4. 封装

4.1 封装思想

  1. 封装概述
    是面向对象三大特征之一(封装,继承,多态)

    对象代表什么,就得封装对应的数据,并提供数据对应的行为

  2. 封装代码实现
    将类的某些信息隐藏在类内部,不允许外部程序直接访问,而是通过该类提供的方法来实现对隐藏信息的操作和访问
    成员变量private,提供对应的getXxx()/setXxx()方法

4.2 private关键字

private是一个修饰符,可以用来修饰成员(成员变量,成员方法)

  • 被private修饰的成员,只能在本类进行访问,针对private修饰的成员变量,如果需要被其他类使用,提供相应的操作

    • 提供“get变量名()”方法,用于获取成员变量的值,方法用public修饰
    • 提供“set变量名(参数)”方法,用于设置成员变量的值,方法用public修饰
  • 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学生类
    */
    class Student {
    //成员变量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提供get/set方法
    public void setAge(int a) {
    if(a<0 || a>120) {
    System.out.println("你给的年龄有误");
    } else {
    age = a;
    }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成员方法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age);
    }
    }
    /*
    学生测试类
    */
    public class Studen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对象
    Student s = new Student();
    //给成员变量赋值
    s.name = "林青霞";
    s.setAge(30);
    //调用show方法
    s.show();
    }
    }

4.3 private的使用

  • 需求:定义标准的学生类,要求name和age使用private修饰,并提供set和get方法以及便于显示数据的show方法,测试类中创建对象并使用,最终控制台输出  林青霞,30

  • 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学生类
    */
    class Student {
    //成员变量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get/set方法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 {
    name = n;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 {
    age = a;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age);
    }
    }
    /*
    学生测试类
    */
    public class Studen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对象
    Student s = new Student();

    //使用set方法给成员变量赋值
    s.setName("林青霞");
    s.setAge(30);

    s.show();

    //使用get方法获取成员变量的值
    System.out.println(s.getName() + "---" + s.getAge());
    System.out.println(s.getName() + "," + s.getAge());

    }
    }

4.4 this关键字

  • this修饰的变量用于指代成员变量,其主要作用是(区分局部变量和成员变量的重名问题)
    • 方法的形参如果与成员变量同名,不带this修饰的变量指的是形参,而不是成员变量
    • 方法的形参没有与成员变量同名,不带this修饰的变量指的是成员变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age);
}
}

5. 构造方法

5.1 构造方法概述

构造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方法

  • 作用:创建对象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

  • 格式:

    public class 类名{

    ​ 修饰符 类名( 参数 ) {

    ​ }

    }

  • 功能:主要是完成对象数据的初始化

  • 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构造方法
public Student() {
System.out.println("无参构造方法");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age);
}
}
/*
测试类
*/
public class Studen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对象
Student s = new Student();
s.show();
}
}

5.2 构造方法的注意事项

  • 构造方法的创建

如果没有定义构造方法,系统将给出一个默认的无参数构造方法
如果定义了构造方法,系统将不再提供默认的构造方法

  • 构造方法的重载

如果自定义了带参构造方法,还要使用无参数构造方法,就必须再写一个无参数构造方法

  • 推荐的使用方式

无论是否使用,都手工书写无参数构造方法

  • 重要功能!

可以使用带参构造,为成员变量进行初始化

  • 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
学生类
*/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udent(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age);
}
}
/*
测试类
*/
public class Studen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对象
Student s1 = new Student();
s1.show();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Student s2 = new Student("林青霞");
s2.show();

//public Student(int age)
Student s3 = new Student(30);
s3.show();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int age)
Student s4 = new Student("林青霞",30);
s4.show();
}
}

5.3 标准类制作

① 类名需要见名知意

② 成员变量使用private修饰

③ 提供至少两个构造方法

  • 无参构造方法
  • 带全部参数的构造方法

④ get和set方法

​ 提供每一个成员变量对应的setXxx()/getXxx()

⑤ 如果还有其他行为,也需要写上

5.4 练习1

需求:

​ 定义标准学生类,要求分别使用空参和有参构造方法创建对象,空参创建的对象通过setXxx赋值,有参创建的对象直接赋值,并通过show方法展示数据。

  • 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class Student {
//成员变量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构造方法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成员方法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age);
}
}
/*
创建对象并为其成员变量赋值的两种方式
1:无参构造方法创建对象后使用setXxx()赋值
2:使用带参构造方法直接创建带有属性值的对象
*/
public class Studen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无参构造方法创建对象后使用setXxx()赋值
Student s1 = new Student();
s1.setName("林青霞");
s1.setAge(30);
s1.show();

//使用带参构造方法直接创建带有属性值的对象
Student s2 = new Student("林青霞",30);
s2.show();
}
}

5.4 练习2

1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public class User {
//1.私有化全部的成员变量
//2.空参构造
//3.带全部参数的构造
//4.针对于每一个私有化的成员变量都要提供其对应的get和set方法
//5.如果当前事物还有其他行为,那么也要写出来,比如学生的吃饭,睡觉等行为

private String username;//用户名
private String password;//密码
private String email;//邮箱
private char gender;//性别
private int age;//年龄

//空参构造方法
public User() {
}

//带全部参数的构造
public User(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String email, char gender, int age) {
this.username = username;
this.password = password;
this.email = email;
this.gender = gender;
this.age = age;
}

//get和set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
return username;
}

public void setUsername(String username) {
this.username = username;
}

public String getPassword() {
return password;
}

public void setPassword(String password) {
this.password = password;
}

public String getEmail() {
return email;
}

public void setEmail(String email) {
this.email = email;
}

public char getGender() {
return gender;
}

public void setGender(char gender) {
this.gender = gender;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username + "在吃饭");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写一个标准的javabean类
//咱们在课后只要能把这个标准的javabean能自己写出来,那么就表示今天的知识点就ok了


//利用空参构造创建对象
User u1 = new User();
//如果利用空参创建对象,还想赋值只能用set方法赋值
u1.setUsername("zhangsan");
u1.setPassword("1234qwer");
u1.setEmail("itheima@itcast.cn");
u1.setGender('男');
u1.setAge(23);
//获取属性的值并打印
System.out.println(u1.getUsername() + ", " + u1.getPassword()
+ ", " + u1.getEmail() + ", " + u1.getGender() + ", " + u1.getAge());
u1.eat();

System.out.println("=============================");

//简单的办法
//利用带全部参数的构造来创建对象
//快捷键:ctrl + p
User u2 = new User("lisi","12345678","lisi@itcast.cn",'女',24);
System.out.println(u2.getUsername() + ", " + u2.getPassword()
+ ", " + u2.getEmail() + ", " + u2.getGender() + ", " + u2.getAge());
u2.eat();
}
}

9